MT9D436G-5X_MT16D232-7

发布时间:2020/11/5

MT9D436G-5X_MT16D232-7导读

现在已经出现了真正的多任务处理,例如在去年的“世界移动大会”上已经推出了可折叠屏的手机。另外,能同时使用更多的媒介,可以一边快速地下载高清视频,一边进行流媒体播放,实现
360° 的视觉体验。这么大的一个手机屏幕可以同时运行 2 个 App,而且可以在这 2 个 App
之间非常自由复制、粘贴,就像现在大家在台式电脑上的操作那样。

自两年前进入市场至今,5210 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并通过了大多数主流服务器 OEM 厂商的验证,也印证了
QLC 技术在数据中心的成功导入。美光赋予为数据中心服务的 5210一系列附加特性和技术,对写入负载进行动态管理,提高了性能的稳定性,增强了 5210
的耐用性,优化了 QLC 的使用寿命,确保 5210 满足 OEM 平台的生命周期需求。 。


MTFC8GLXEA-W

他们内部SSD控制器的设计工作至少可以追溯到2015年对Tidal
Systems的收购,但第一款采用Micron设计的SSD控制器的产品仅在一年前出现:Micron2200系列客户端OEM SSD。Crucial
P5是第一个使用Micron设计的控制器的零售SSD。

但是,除了最苛刻的消费类用例外,它应该仍可提供稳定的性能,尤其是因为看起来英特尔今年不会提供PCIe
gen4主机支持。P5还包括对所有常用加密标准的支持,许多高端NVMe SSD专门针对消费市场而不是企业客户而缺少的功能。Crucial
P5是一个明显的提升,但仍使用PCIe gen3接口,因此它不会设置任何性能记录,并且随着这一年的发展,它将面临越来越多的PCIe gen4竞争对手。

作为数字化时代的重要战略资源,数据已然成为全新的财富。现有的 IT
基础设施在面对数据的爆发式增长、日新月异的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、对于数据的存储、传输、处理、进而转化成以为企业所用的洞见等方面都在不断应对新挑战,美光 5210
QLC SSD 的创新之路也诞生于此。

P5不太可能切换到QLC NAND,但与MX500 SATA驱动器一样,即使引入了更快的接口(PCIe
4)替代后,该型号也可能会存在多年。Micron已确认P2和P5 目前都在使用他们的96L 3D TLC NAND,但他们保留将来更改的权利。


MT9D436G-5X_MT16D232-7


MT46H16M16

MT29F2G08AAC 46V32M16-5BJ 46V32M16P-5B MT29F4G08ABC
MT4LC8M8C2-6 MT48LC8M32B2 MT28F320J3RP MT28F320J3RG 46V16M16-5BF 46V16M16-5BK
46V16M16-6TF M25P64-VME6P M25P64-VME6G MT29F2G16ABD 25W032A11E40 。

M36LLR7760M0 MT47J128M8HQ MT8BG32D9FFC MT49H16M36HU
29f1t08cuccb B4432BAPA-1D SUJ55U8GLSEA MT9V022IA7AT NAND512R3A2S MT9P031I12ST
MT9D001CRSTC MT47H64M16HR MT47H32M16HR MT49H64M9CHU 。

MT49H64M9CBM MT49H64M9CFM MT6V8M18F-3C MT6V8M18F-4B
MT6V8M18R-3B MT6V8M18F-4C MT6V8M18F-3B MT6V8M18F-3M M25PX32-VZM6 RD28F640W18B
MT47R128M8CF MT47R128M8HQ M36LLR7760B0 M36LLR7760D0 。

N25Q064A11E M25P80-VBA6 MT4C16257DJ MT46V8M16PT
N25Q128A13T N25Q032A43E M25P128VMF6 MP8798AS-T1 N25Q3213E40 M45PE20VMN6
M45PE10VMN6 MIC2544-TYM M25P05AVMN6 M25PE40VMN6 M45PE80VMW6 M25PE40VMW6 。

MT9D436G-5X_MT16D232-7


此外,因为机器学习算法总是在不断调整改变,所以需要可编程性来更加有效地实现设计。这种新的联合解决方案可应对很多深度神经网络中的固有挑战,包括存储大数据集、重权重参数和存储器激活;底层硬件需要在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存储、处理和快速移动数据。。Achronix的下一代FPGA已经针对处理机器学习工作负载而进行了优化,并且目前是唯一支持GDDR6存储器的FPGA系列产品。

也就在今天,Micron
还刚刚公布公司亏损高达1.23亿美元。分析家指出,Elpida,Micron和其他DRAM制造商是为了赶上世界最大内存供应商韩国三星电子,而纷纷加大马力,奋起直追,同时也是为了能够跟上内存业快速发展的步伐。
  英特尔此次投资对Micron 可谓雪中送炭。